关于【会试第一名叫什么】,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的名称是什么,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,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。
内容导航:1、在古代如果考中状元,能当多大的官?2、科举考试中取得殿试第二名的人被称为什么3、殿试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叫什么?4、古代科举考试,第一名叫什么,第二名叫什么,第三名叫什么?1、在古代如果考中状元,能当多大的官?
古往今来,下至庶民百姓,上至达官显贵,大家皆赞同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”。
究其根本,学而优则仕,一旦金榜题名后,便可人前显贵、从此平步青云。
尤其在封建时期,又以考中状元为大多数学子的人生目标,于是流传出“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金榜题名”的民间俗话。
古人皆认为考中状元后就能当大官、光宗耀祖。翻看相关历史典籍,若学子真的金榜题名,考中状元后,就能跻身官宦吗?
封建时期,统治者们想要选拔出优秀人才,无外乎三种途径。
首当其冲就是源于先秦时期的举荐制;战国末年的察举制,其次就是兴盛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。
举荐制和察举制,单从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。春秋与战国时期,不少有学问的俊才四处毛遂自荐,比如孔老夫子就带着一帮弟子们周游列国,宣传儒家文化。
察举制,类似于如今的“内推”。科举制就是大家熟悉的科举考试。
古代科举考试程序较为繁琐,每三年,各地会举行一次乡试,又被称为“秋闱”。乡试之前,各州县会举办“院试”,挑选一批精通笔墨、品行端正的学子参加乡试。
每个地区的录取率都不同,经济基础较为繁荣,文风盛行的大省录取率自然就高一些。西北、西南等经济凋敝的地区录取率自然就会受到影响。
通过乡试考核后,学子们要去参加“会试”,会试的第一名叫“会元”,俗称准进士。由于会试一般是在乡试过后的来年春天举行,又被称之为“春闱”。
通过会试考核后,学子们自动成为贡士,可以参加殿试了。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核,一甲三等分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还有二甲赐进士及第,三甲同进士……
那古代科举的录取率到底有多低呢?
据统计,自唐朝初年开设科举,至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近1300年的历史中,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。
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“状元”郎则是屈指可数,只产生了592名状元(一说504人)。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,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大概为777人。
清朝国祚267年,共举行112次会试,进士人数约27,000人,平均每年只录取100多人。一级甲等,二等、三等录取人数更低,每科绝不会超过30人。
如此令人发指的低录取率,难怪范进中举后那疯癫的样子了。
高风险,高回报。既然古代科举录取率这么低,冠绝这些知识分子之首的状元,想来待遇必定惹人艳羡。
古装剧里经常有“榜下捉婿”的桥段,考中了状元无异于成为人生赢家。一手握金钱,一手抱美人。殿试结束后的不管是一甲、二甲还是三甲,都可入朝做官。
三甲(同进士)大多直接进入翰林院成为后备人才,等着递补做官。二甲进士自由选择是否留在京城翰林院,还是选择去地方做官。
一甲三人则另有安排,状元任翰林院修撰。榜眼、探花出任翰林院编修,官阶相当于6~7品。
翰林院主要职责为朝廷选拔人才,培养优秀官员、起草文书,离天子很近。一甲三人其地位、待遇和今后发展前景,与二甲、三甲的进士们不可同日而语。
《清史稿·选举三》:“一甲状元授修撰,榜眼、探花授编修,二、三甲进士授庶吉士、主事、中书、行人、评事、博士、推官、知州、知县等官有差。”
咱们暂且不讨论二甲、三甲,单单就论状元郎是不是一辈子只能担任翰林院修撰?
更通俗点来说,翰林院是个“清水衙门”,就算离皇帝比较近,可没有那些“肥缺”来得更加实在。
大家要清楚这一点,修撰虽为闲职,却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储备干部。举个不恰当例子,状元、榜眼与如今的军校毕业生一样,一旦下连队是有正式官职与军衔的。
翰林院的“实习期”满后(一般为5~6年),或留在朝中历经侍读、侍讲等升迁分发六部(兵部、礼部等等)、进入内阁;又或者外放地方,历经知县、知府、总督,有朝一日升迁成为一方大佬,继而独当一面。
或许有人会说了:三甲的同进士一样可以外派做官,好不容易得到皇帝赏识成为状元,难道还和三甲的待遇一样吗?
大家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。与之类推,古代状元虽然与三甲进士看上去待遇一样,但都是等着递补当官。
好比现如今不少知名大公司招聘新员工的最低门槛都是985或者211毕业,若求职者有其他特长肯定会额外加分。
再说得更简单点,清华、北大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们,往往在求职的过程中,学历会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更具有优势。
状元乃皇上钦点,起步标准就与三甲进士差之千里。一个状元与一个进士同时外派做官,在各自不出现重大失误的前提下,状元的升迁速度肯定会比进士更快。
这就好比我们是HR的话,肯定会优先录取好学校、学历高、履历丰富的毕业生。
再用两个具体的历史例子来给大家介绍下状元与进士的升迁速度。
乾隆二年(公元1737年),江苏金坛人于敏中考中“一甲一名”,被授予翰林院修撰。
乾隆九年(公元1744年),于敏中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。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五年,于敏中任提督学政。乾隆十九年(公元1754年),升为正二品兵部侍郎。
同样是在乾隆二年(公元1737年),重庆人周煌以二甲第四十六名考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。
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任散馆授编修;乾隆六年(公元1741年),担任山东乡试副考官。
乾隆七年至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,周煌辗转各地担任监考官;乾隆十九年(公元1754年),任云南按察使司副使,乾隆二十年(公元1755年),迁升右春坊右中允。
注意,至乾隆十九年时,于敏中已经升任正二品的兵部侍郎,而周煌还只是小小的正六品右春坊右中允。
这还不算完,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,周煌奉乾隆之命,前往琉球国册封,出海考察两年有余。
乾隆二十四年(公元1759年),周煌升侍讲学士。乾隆二十五年(公元1760年),任福建乡试正考官。兜兜转转至乾隆三十二年(公元1767年),周煌才任兵部侍郎。
大家看到了吧,两位同一年得中功名的举人,于敏中耗时17年当上兵部侍郎,而周煌却花了30年的时间才勉强赶上状元于敏中。
另外,周煌未担任兵部侍郎之前,不仅辗转各地担任监考官,还要出海考察数年有余。与于敏中一路顺风顺水相比,周煌完全能用“历经波折”来形容自己的仕途。
进士是刚刚摸到了做官的门槛,若今后想出人头地,凡事都得亲力亲为,千万出不得差错。 状元只需老老实实做学问,外派当官,十几年后高低混个正二品的大官,然后舒舒服服告老还乡。
也就是说,古代学生考上状元之后,马上就能担任正六品的翰林院修撰,这是进士需要努力数年才能达到的品级。
纵观历史,既有于敏中这种叱咤宦海的佼佼者,也有苦尽甘来的周煌,更有郁郁不得志的状元。(顺治十八年,公元1661年的状元马世俊,至死就当了个翰林院侍读)
参考文献:《清朝状元列表》《清史稿·选举三》《清史稿·于敏中传》
2、科举考试中取得殿试第二名的人被称为什么
科举考试中取得殿试第二名的人被称榜眼。
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。它渊源于汉朝,创始于隋朝,确立于唐朝,完备于宋朝,兴盛于明、清两朝,废除于清朝末年,持续了1300多年,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,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;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,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,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,科举制的创立,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。
3、殿试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叫什么?
殿试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叫,状元、榜眼和探花。
1、状元:
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“元”,乡试第一称解元,会试第一称会元。殿试第一称状元。
2、榜眼:
榜眼,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。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,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,与第一名状元、第三名探花合称“三鼎甲”。
3、探花:
“探花”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,与第一名状元,第二名榜眼合称“三鼎甲”。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。“探花”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。时至今日,“探花”的称呼仍历久不衰。
扩展资料:
“探花”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。名位在“状元”和“榜眼”之后,但“探花”与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一起统称为“三鼎甲”。
如鼎之三足,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。鼎甲是进士之首,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。“探花”同样是天子门生,是一甲及第,是十分难得的荣誉。
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。何况“探花”与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,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。不能笼统认为“探花”就比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低人二等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状元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榜眼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探花
4、古代科举考试,第一名叫什么,第二名叫什么,第三名叫什么?
乡试中第一名叫解(jiè)元,第二名至第十名称“亚元”。
中会试第一名叫会元。
殿试中第一名俗称状元,第二名俗称榜眼,第三名俗称探花,合称为三鼎甲。
科举,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创于隋朝,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,所以叫做科举。士子应举,原则上允许‘投牒自进’,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,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,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。
科举制从隋朝(一说唐朝)开始实行,直至清光绪卅一年(1905年)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(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),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,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。
扩展资料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。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,略仿宋代的经义,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,所谓代圣贤立言。结构有一定的程式,字数有一定的限制,句法要求排偶,又称为八比文、时文、时艺、制艺。
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。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,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,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。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。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,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,有排比的段落,叫四比,后来又叫八股。
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,彻底打破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,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,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,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。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,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,束缚思想。
参考资料百度百科-科举制度
本文关键词: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被称为什么,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称为什么,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被称为什么,古代科举考试中,殿试第二名是,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称为。这就是关于《会试第一名叫什么,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的名称是什么(在古代如果考中状元)》的所有内容,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