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【不食嗟来的意思】,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,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,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。
内容导航:1、原来这19个成语竟出自《礼记》,涨知识2、不食嗟来的意思: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1、原来这19个成语竟出自《礼记》,涨知识
【半途而废】
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”涂:同“途”。意思是半路停下来再前进,比喻事情还没有完成就停止下来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:“中道而废”一语,与此同义。
【博闻强识】
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识:记,也作“志”。指的是见闻广博,记忆力强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传曰:析辞而为察,言物而为辨,君子贱之;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此之谓也,为之无益于成也。”
【孤陋寡闻】
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。指的是学识浅陋贫乏,见闻陕隘闭塞。晋·葛洪《泡朴子·外篇·自叙》:“年十六,始读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诗》《易》,贫乏无以远寻师友,孤陋寡闻,明浅思短,大义多所不通”。
【教学相长】
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教学相长”。指通过教授、学习,学生获得进步,教师也得到提高,教和学相互促进。
【嗟来之食】
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齐大饥。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蒙袂辑屨,贸贸然来。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‘磋,来食!’(饿者)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。’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”。嗟:招呼声,相当于“喂”。后来用嗟来之食,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:“(乐)羊子尝行路,得遗金一饼,还以与妻。妻曰:‘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,以污其行乎!’羊子大惭,乃捐金于野”。
【特立独行】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澡身浴德,……世治不轻,世乱不沮,同弗与,异弗非也,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”。指立身和行事不同于流俗,形容情操高尚,志趣纯正,不随波逐流。宋·释惠洪《石门文字禅·二一·五慈观阁记》:“古之仁人,将有为于也,必特立独行,自行其志”。
【温柔敦厚】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入其国,其教可知也。其为人也,温柔敦厚,《诗》教也”。唐·孔颖达疏:“温,谓颜色温润;柔,谓情性和柔。《诗》依违讽谏,不指切事情,故云温柔敦厚是《诗》教也”。指温和柔顺,诚恳宽厚,多形容诗文的特点,后也用来形容人的气质。宋·杨时《龟山集·二·荆州所闻》:“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。”
【先人后己】
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,则民作让”。指先为别人着想,然后才想到自己。《三国志·许靖传》:“自流宕以来,与群士相随,每有患急,常先人后己,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”。
【心不在焉】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昧”。指思想不集中。唐·李翱《答韩侍郎书》:“如离娄与瞽夫偕行而同坠沟中,或以无目不见坑而坠,或以心不在行忧思之病而坠,所以坠则殊,其所以为坠则同也。天下皆离娄也,如瞽者鲜矣,则其坠者离娄也,心不在焉故也”。
【移风易俗】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乐行而伦清,耳目聪明,血气和平,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”。指改变旧的、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惯。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,国以富强”。
【谨言慎行】
语本《礼记·缁衣》:“(子曰)君子道人以言,而禁人以行,故言必虑其所终,而行必稽其所敝,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”。指说话小心,行动谨慎。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·一匕·笃行》:“(叶广彬自诵曰)八十年来识更真,深知言行切修身,谨言慎行无些过,细数吾乡有儿人?”
【美轮美奂】
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晋献文子成室,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:‘美哉伦焉,美哉奂焉’。”郑玄注:心讥其奢也。轮,轮囷,言高大;奂,言众多。”后来用美轮美奂,形容房屋高大美观。
【温文尔雅】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乐所以修内也,礼所以修外也。礼乐交错于中,发形于外,是故其成也怿,恭敬而温文”。唐·孔颖达疏:“恭敬而温之者,谓内外有礼,貌恭心敬,而温润文章”。“尔雅”:近于雅正。《史记·儒林传序》:“明天人分际,通古今之义,文章尔雅,训辞深厚”。后来四字成文,形容态度温和,举止文雅。《聊斋志异·八·陈锡九》:“(锡九)至郡见太守,历述家世。太守愕然曰:‘此名士之子,温文尔雅,乌能作贼!”’
【文治武功】
语本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”。指的是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的业绩。
【行远自迩】
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”。指到远处去必须从近处起步,比喻学习、做事要由浅入深,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。清·张伯行《困学录集粹》:“学者不可不志于远大,亦不可骤期乎远大。盖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也”。
【一成不变】
语本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刑者,侀也;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”。侀:通“型”。原指刑法一经制定,就不得随意变更。后多用来转指一经形成,就固定下来不再改变。白居易《太湖石记》:“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?将胚浑凝结偶然而成功乎?然而自一成不变已来,不知几千万年”。
【师道尊严】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;道尊然后民知敬学”。原作(师严道尊),指老师受到崇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才能得到尊重。昊泳《鹤林集·陶永降授儒林郎制》(《四库辑本别集拾遗》):“古之教者,师严而道尊,今则宽且慢矣”。后世多作〔师道尊严〕,指为师之道庄严。宋·韩淲《涧泉日记》(《四库辑本别集拾遗》)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”。
【明辨是非】
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失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”。后来用明辨是非指清楚地辨别哪是对的哪是错的。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书简三·与王懿敏公(嘉佑七年)》:“某窃位于此,不能明辨是非,默默苟且,负抱愧耻,何可胜言”。
【瑕不掩瑜】
语本《礼记·聘义》:“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,忠也”。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。后来用瑕不掩瑜,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,缺点是次要的,优点是主要的。
#pgc-card .pgc-card-href { text-decoration: none; outline: none; display: block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 } #pgc-card .pgc-card-href:hover { text-decoration: none; } .pgc-card { box-sizing: border-box; height: 164px; border: 1px solid #e8e8e8; position: relative; padding: 20px 94px 12px 180px; overflow: hidden; } .pgc-card::after { content: " "; display: block; border-left: 1px solid #e8e8e8; height: 120px; position: absolute; right: 76px; top: 20px; } .pgc-cover { position: absolute; width: 162px; height: 162px; top: 0; left: 0; background-size: cover; } .pgc-content { overflow: hidden; position: relative; top: 50%; -webkit-transform: translateY(-50%); transform: translateY(-50%); } .pgc-content-title { font-size: 18px; color: #222; line-height: 1; font-weight: bold; overflow: hidden; 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white-space: nowrap; } .pgc-content-desc { font-size: 14px; color: #444; overflow: hidden; 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padding-top: 9px; overflow: hidden; line-height: 1.2em; display: -webkit-inline-box; -webkit-line-clamp: 2; -webkit-box-orient: vertical; } .pgc-content-price { font-size: 22px; color: #f85959; padding-top: 18px; line-height: 1em; } .pgc-card-buy { width: 75px; position: absolute; right: 0; top: 50px; color: #406599; font-size: 14px; text-align: center; } .pgc-buy-text { padding-top: 10px; } .pgc-icon-buy { height: 23px; width: 20px; display: inline-block; background: url(https://lf1-cdn-tos.bytescm.com/obj/cdn-static-resource/pgc/v2/pgc_tpl/static/image/commodity_buy_f2b4d1a.png); }好书分享全8册诗经论语孟子尚书礼记易经口袋便携版正版图书
¥72
购买
图文均来自网络
2、不食嗟来的意思: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
不食嗟来之食”的意思是: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。
嗟(jiē):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。语气词,喂。该句出自两汉戴圣的《不食嗟来之食》。
原文:
齐大饥。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,蒙袂辑屦,贸贸然而来。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,曰:嗟!来食!”扬其目而视之,曰:予惟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”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。曾子闻之,曰:微与!其嗟也可去,其谢也可食。”
注释:
黔敖: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。
食(sì):给吃,喂养。给……吃。
蒙袂( mèi):用衣袖遮着脸。袂,衣袖。辑屦(jù):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。辑,拖。屦,古代用麻、葛制成的鞋。蒙袂辑屦:用衣袖蒙着脸步拖拉。
贸贸然: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。(双眼无神)
奉:同捧”,端着。
执:拿。
嗟(jiē):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。语气词,喂
予:我。
斯:这地步。
从:跟随。
谢:表示歉意。
微:不应当。与:表示感叹的语气词。
去:离开。
食:吃。
译文:
齐国有严重的饥荒。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,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。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,脚步拖拉,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。黔敖左手端着食物,右手端着汤,说道:喂!来吃吧!”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,说: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,才落得这个地步!”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,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。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:恐怕不用这样吧!黔敖无礼呼唤时,当然可以拒绝,但他道歉之后,就可以去吃。”
作者介绍:
戴圣,字次君,祖籍梁国甾县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),出生于梁国睢阳(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)。西汉时期官员、学者、礼学家、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。后世称其为小戴”。
本文关键词:不食嗟来之食的含义,不食嗟来来之食 的全文意思,什么叫不食嗟来之食,不吃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是什么,不食嗟来之食是谁说的。这就是关于《不食嗟来的意思,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什么(原来这19个成语竟出自《礼记》)》的所有内容,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