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
- 数据分析需要掌握些什么知识
- SQL SERVER 数据库到底有什么具体作用
- 数据库的知识有哪些
- 急!!计算机二级考试(数据库、VF)知识点总结
- 数据库管理员应掌握那些数据库知识
- 关于数据库的知识
数据分析需要掌握些什么知识
数据分析需要掌握的知识:1、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数据分析师的基础知识。对于初级数据分析师,了解一些描述统计相关的基础内容,有一定的公式计算能力即可,了解常用统计模型算法则是加分。对于高级数据分析师,统计模型相关知识是必备能力,线性代数(主要是矩阵计算相关知识)最好也有一定的了解。2、分析工具对于初级数据分析师,玩转Excel是必须的,数据透视表和公式使用必须熟练,VBA是加分。另外,还要学会一个统计分析工具,SPSS作为入门是比较好的。对于高级数据分析师,使用分析工具是核心能力,VBA基本必备,SPSS/SAS/R至少要熟练使用其中之一,其他分析工具(如Matlab)视情况而定。3、分析思维比如结构化思维、思维导图、或百度脑图、麦肯锡式分析,了解一些smart、5W2H、SWOT等等那就更好了。不一定要掌握多深多全,但一定要了解一些。4、数据库知识大数据大数据,就是数据量很多,Excel就解决不了这么大数据量的时候,就得使用数据库。如果是关系型数据库,比如Oracle、mysql、sqlserver等等,你还得要学习使用SQL语句,筛选排序,汇总等等。非关系型数据库也得要学习,比如:Cassandra、Mongodb、CouchDB、Redis、 Riak、Membase、Neo4j 和 HBase等等,起码常用的了解一两个,比如Hbase,Mongodb,redis等。5、开发工具及环境比如:Linux OS、Hadoop(存储HDFS,计算Yarn)、Spark、或另外一些中间件。目前用得多的开发工具Java、python等等语言工具。
SQL SERVER 数据库到底有什么具体作用
作用如下:
一、系统表存储SQL所有的系统信息。
存储有关数据库服务中的元数据所谓元数据即(比如数据服务器有哪些用户数据库、数据库服务器有哪些登陆账号,数据库中都有哪些表,每个表都有哪些字段 每个数据库有哪些存储过程、视图等等的数据),系统表一般sys开头。
二、了解数据库中系统表,可以编写sql语句或编程的时候用到。
在创建数据库的时候选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;创建数据库中对象(表、视图、存储过程、索引等)是否存在,存在返回,不存在则执行创建语句。批量删除数据库中对象,比如一次性删除某个具体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创建的表、视图、索引等对象。
三、重要的几个系统表
Sysxlogins:存在与Master数据库中,(所有数据库中用户和角色),记录着所有能登陆到Sql server 的帐号。要重启服务或reconfigure with override,sysdatabases:记录着当前系统所有的数据库。只有Master数据中有此系统表。
扩展资料:
一、数据库优点:
1、易于维护:都是使用表结构,格式一致;
2、使用方便:SQL语言通用,可用于复杂查询;
3、复杂操作:支持SQL,可用于一个表以及多个表之间非常复杂的查询。
二、数据库缺点:
1、读写性能比较差,尤其是海量数据的高效率读写;
2、固定的表结构,灵活度稍欠;
3、高并发读写需求,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来说,硬盘I/O是一个很大的瓶颈。
数据库的知识有哪些
基础理论:进程、线程、纤程、死锁、事务、日志、范式理论,这些知识建议看看数据库概论实用技能里面:T-SQL语法,PL-SQL语法(T-sql在mssqlserver的帮助文档里就有,plsql在oracle的帮助文档里就有)主流数据库的使用:MSSqlServer2000/2005/2008,Oracle9i/10g,mysql5等等,各数据库的帮助文档里都有使用方法,小技巧之类的也可以下载电子书或者书店里随便选,到处都是。技能提升:数据库运维、HA(高可用)、数据挖掘、数据仓库,这些知识内容,除了耐心看书以外,还要耐心工作积累实战经验。
急!!计算机二级考试(数据库、VF)知识点总结
◆ 基本要求 1、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。 2、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。 3、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。 4、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。 5、 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。 ◆基础知识 1、 基本概念: 数据库、数据模型、数据库管理系统、类和对象、事件、方法。 2、 关系数据库: (1) 关系数据库:关系模型、关系模式、关系、元组、属性、域、主关键字和外 部关键字。(2) 关系运算:选择、投影、连接。 (3)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:实体完整性、域完整性、参照完整性。 3、 VISUAL FOXPRO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: (1) 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。 (2) 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。 (3) 各种设计器和向导。 (4) 工作方式:交互方式(命令方式、可视化*作)和程序运行方式。 4、 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: (1) 常量、变量、表达式。 (2)常用函数:字符处理函数、数值计算函数、日期时间函数、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、测试函数。 一、 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*作 1、 数据库和表的建立、修改与有效性检验: (1) 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。 (2) 表记录的浏览、增加、删除与修改。 (3) 创建数据库,向数据库添加或移出表。 (4) 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规则。 (5) 表的索引:主索引、候选索引、普通索引、唯一索引。 2、 多表*作: (1) 选择工作区。 (2) 建立表之间的关联:一对一的关联;一对多的关联。 (3) 设置参照完整性。 (4) 建立表间临时关联。 3、 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: (1) 查询文件的建立、执行与修改。 (2) 视图文件的建立、查看与修改。 (3) 建立多表查询。 (4) 建立多表视图。 二、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、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: (1) CREATE TABLE –SQL (2) ALTER TABLE –SQL 2、 SQL的数据修改功能: (1) DELETE –SQL (2) INSERT –SQL (3) UPDATE –SQL 3、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: (1) 简单查询。 (2) 嵌套查询。 (3) 连接查询。 内连接外连接:左连接,右连接,完全连接 (4) 分组与计算查询。 (5) 集合的并运算。 三、 项目管理器、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1、 使用项目管理器: (1) 使用“数据”选项卡。 (2) 使用“文档”选项卡。 2、 使用表单设计器: (1) 在表单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对象。 (2) 设定数据环境。 3、 使用菜单设计器: (1) 建立主选项。 (2) 设计 (3) 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。 4、 使用报表设计器: (1) 生成快速报表。 (2) 修改报表布局。 (3) 设计分组报表。 (4) 设计多栏报表。 5、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。 6、 应用程序生成器与连骗应用程序。 四、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1、 命令文件的建立与运行: (1) 程序文件的建立。 (2) 简单的交互式输入、输出命令。 (3) 应用程序的调试与执行。 2、 结构化程序设计: (1)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。 (2)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。 (3)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。 3、 过程与过程调用。 (1)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。 (2) 过程与过程文件。 (3)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、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。4、 用户定义对话框(MESSAGEBOX)的使用。
数据库管理员应掌握那些数据库知识
1.如果是刚接触oracle的话,应该先熟悉一下oracle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。 2.学习一下unix或linux的基本维护操作(具体应用时,一般会在这些平台下) 3.学会获取数据库的各种信息,数据库备份,尤其是RMAN备份. 4.数据库性能优化是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,掌握基本方面之后,要学会优化 以上基本掌握了,根据你的实际应用,再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。 以上只是很基础的部分,oracle的内容很多,还有很多高级应用, 你只要不断的学习,就会发现你还需要学习的课题内容。所以不可能一一列出了. 书的话,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,最好下载官方资料学习,当然基本上 是英文版的了 以上仅作参考。
关于数据库的知识
数据库是“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、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.J.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: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,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,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,并为多种应用服务;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;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,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。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,则该系统包含一个“数据库集合”。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,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。 (1)物理数据层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,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。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,是用户加工的对象,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、字符和字组成。 (2)概念数据层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,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。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,是存贮记录的集合。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,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,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。 (3)逻辑数据层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,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,即逻辑记录的集合。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。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(1)实现数据共享。 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,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,并提供数据共享。 (2)减少数据的冗余度。 同文件系统相比,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,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。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,减少了数据冗余,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。 (3)数据的独立性。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,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。 (4)数据实现集中控制。 文件管理方式中,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,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。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,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。 (5)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,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 主要包括:①安全性控制:以防止数据丢失、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;②完整性控制:保证数据的正确性、有效性和相容性;③并发控制: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,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,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;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: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,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,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(6)故障恢复。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,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,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。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,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。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