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今日分享头条 > 正文

赵世家原文及翻译(萧相国世家原文及翻译)

导读 您好,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赵世家原文及翻译,萧相国世家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作者...

您好,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赵世家原文及翻译,萧相国世家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作者: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徐世英 译注【说明】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,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,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2、本篇紧紧围绕这一方面,塑造了萧何这一历史人物,描述了他的卓越功勋。

3、萧何眼光远大,深谋远虑。

4、作为刘邦的助手,他不仅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,而且很多地方都能从宏观的战略着眼,为建立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5、司马迁运用对比的手法,写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,将领们忙于争分金帛财物,而萧何却首先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,将其珍藏,刘邦由此详尽地掌握了全国地理、户籍等方面的情况,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。

6、在楚汉相争期间,萧何虽然没有像韩信、曹参等人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,但他留守关中,制定法令,安抚民众,建设后方根据地,不断地将粮草、兵员补充前线,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。

7、在论功行赏、评定位次的过程中,司马迁借助刘邦和关内侯鄂君的话,充分肯定了萧何的功绩。

8、但司马迁对萧何的描写是多侧面的,文中在写萧何实绩的同时,又刻画了他的自私。

9、萧何很会识别人才,曾极力保荐过韩信;但后来萧何为了保全个人,又与吕后定计杀害了韩信。

10、“萧何追韩信”的历史佳话使萧何堪称识才惜才的典型,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的史实又使萧何成为反复无常的败事典型。

11、司马迁笔下的萧何就是这样立体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。

12、另外,对刘邦和萧何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,司马迁也做了较充分的描写。

13、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卓著,但又时刻提防萧何反叛。

14、汉三年、十一年、十二年,鲍生、召平以及那个不知名的说客,先后为萧何敲了警钟,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。

15、萧何为了保全自己,采纳了鲍生等人的建议,博得了刘邦的欢心;但因为民请命,又遭牢狱之灾;最后“素恭谨”的萧何又得到了刘邦的赦免。

16、司马迁这些一波三折的描写,生动地刻画出了萧何的性格特点。

17、萧相国萧何,沛县丰邑人。

18、他通晓法律,无人能比,是沛县县令手下的官吏。

19、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,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。

20、刘邦当了亭长,萧何常常帮助他。

21、刘邦以官吏的身分到咸阳服役,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,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。

22、秦朝的御史到泗水郡督察郡的工作时,萧何跟着他的属官办事,经常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、清清楚楚。

23、萧何于是担任了泗水郡卒史的工作,公务考核中名列第一。

24、秦朝的御史打算入朝进言征调萧何,萧何一再辞谢,才没有被调走。

25、等到刘邦起事做了沛公,萧何常常做为他的助手督办公务。

26、沛公进了咸阳,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,分取金帛财物,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、地理图册、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,并将它们珍藏起来。

27、沛公做了汉王,任命萧何为丞相。

28、项羽和诸侯军队进入咸阳屠杀焚烧了一番就离去了。

29、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,家庭、人口的多少,各地诸方面的强弱,民众的疾苦等,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。

30、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,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。

31、此事记载在《淮阴侯列传》中。

32、汉王领兵东进,平定三秦,萧何以丞相的身分留守治理巴蜀,安抚民众,发布政令,供给军队粮草。

33、汉二年(前205),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,萧何守卫关中,侍奉太子,治理栎阳。

34、制定法令、规章,建立宗庙、社稷、宫室、县邑,萧何总是禀报汉王,得到汉王同意,准许施行这些政事;如果来不及禀报汉王,有些事就酌情处理,等汉王回来再向他汇报。

35、萧何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,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。

36、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而去,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,补充军队的缺额。

37、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。

38、汉三年(前204),汉王与项羽对峙于京县、索城之间,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。

39、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说:“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,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,这是有怀疑您的心意。

40、为您着想,不如派遣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军营中效力,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。

41、”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谋划,汉王非常高兴。

42、汉五年(前202),已经消灭了项羽,平定了天下,于是论功行赏。

43、由于群臣争功,一年多了,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。

44、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,封他为酂侯,给予的食邑最多。

45、功臣们都说:“我们身披战甲,手执兵器,亲身参加战斗,多的身经百战,少的交锋十回合,攻占城池,夺取地盘,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。

46、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,只是舞文弄墨,发发议论,不参加战斗,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,这是为什么呢?”高帝说:“诸位懂得打猎吗?”群臣回答说:“懂得打猎。

47、”高帝又问:“知道猎狗吗?”群臣说:“知道。

48、”高帝说:“打猎时,追咬野兽的是猎狗,但发现野兽踪迹,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。

49、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,功劳不过象猎狗。

50、至于象萧何,发现野兽踪迹,指明猎取目标,功劳如同猎人。

51、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,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。

52、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,功劳是不能忘怀的。

53、”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。

54、列侯均已受到封赏,待到向高祖进言评定位次时,群臣都说:“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,攻城夺地,功劳最多,应该排在第一位。

55、”高祖已经委屈了功臣们,较多地赏封了萧何,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,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。

56、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:“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。

57、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、夺取地盘的功劳,但这不过是一时的事情。

58、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,常常失掉军队,士卒逃散,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。

59、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,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,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,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。

60、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,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,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,军粮供应从不匮乏。

61、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,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,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。

62、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,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?汉室得到了这些人也不一定得以保全。

63、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!应该是萧何排第一位,曹参居次。

64、”高祖说:“好。

65、”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,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,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。

66、高祖说:“我听说推荐贤才要受上等的奖赏。

67、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,经过鄂君的表彰就更加显赫了。

68、”于是根据鄂君原来受封的关内侯食邑,加封为安平侯。

69、当天,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封有食邑。

70、后又加封萧何两千户,这是因为高祖过去到咸阳服役时,萧何多送给自己二百钱的缘故。

71、汉十一年(前196),陈豨反叛,高祖亲自率军到了邯郸。

72、平叛尚未结束,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,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,杀了淮阴侯,此事记载在《淮阴侯列传》中。

73、高祖已经听说淮阴侯被杀,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,加封五千户,并令五百名士卒、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。

74、为此许多人都来祝贺,唯独召平表示哀悼。

75、召平原是秦朝的东陵侯。

76、秦朝灭亡后,他沦为平民,家中贫穷,在长安城东种瓜。

77、他种的瓜味道甜美,所以社会上的人称它为“东陵瓜”,这是根据召平的封号来命名的。

78、召平对相国萧何说:“祸患从此开始了。

79、皇上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,而您留守朝中,未遭战事之险,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,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,对您的内心有所怀疑。

80、设置卫队保护您,并非以此宠信您,希望您辞让封赏不受,把家产、资财全都捐助军队,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。

81、”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。

82、高帝果然非常欢喜。

83、汉十二年(前195)的秋天,黥布反叛,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,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。

84、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军中,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,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,和讨伐陈豨时一样。

85、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:“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。

86、您位居相国,功劳数第一,还能够再加功吗?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,至今十多年了,民众都亲附您,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,与百姓关系和谐,受到爱戴。

87、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,是害怕您震撼关中。

88、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,采取低价、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?这样,皇上的心才会安定。

89、”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,高祖才非常高兴。

90、高祖征罢黥布军队回来,民众拦路上书,说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。

91、高祖回到京城,相国进见。

92、高祖笑着说:“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‘利民’!”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,说:“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。

93、”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:“长安一带土地狭窄,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,已经废弃荒芜,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,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。

94、”高祖大怒说:“相国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,然后就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!”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,用镣铐拘禁了他。

95、几天以后,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,上前问道:“相国犯了什么弥天大罪,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?”高祖说:“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,有了成绩归于主上,出了差错自己承担。

96、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财而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,以此向民众讨好,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。

97、”王卫尉说:“在自己职责范围内,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,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,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!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,陈豨、黥布反叛时,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,当时相国留守关中,他只动一动脚,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。

98、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,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?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,李斯分担过错,又哪里值得效法呢?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!”高祖听后不太高兴。

99、当天,高祖派人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。

100、相国上了年纪,一向谦恭谨慎,入见高祖,赤脚步行谢罪。

101、高祖说:“相国算了吧!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,我不答应,我不过是桀、纣那样的君主,而你则是个贤相。

102、我所以把你用镣铐拘禁起来,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。

103、”萧何一向不跟曹参和睦,到萧何病重时,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,趁便问道:“您如果故去了,谁可以接替您呢?”萧何回答说:“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。

104、”孝惠帝说:“曹参怎么样?”萧何叩头说:“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!我死也不遗憾了!”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贫苦偏僻的地方,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。

105、他说:“我的后代贤能,就学习我的俭朴;后代不贤能,可以不被有权势的人家所夺取。

106、”孝惠二年(前193),相国萧何去世,谥号为文终侯。

107、萧何的后代因为犯罪而失去侯爵封号的有四世,每次断绝了继承人时,天子总是再寻求萧何的后代,续封为酂侯,功臣中没有谁能够跟萧何这种情况相比。

108、太史公说:相国萧何在秦朝时仅是个文职小官吏,平平常常,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。

109、等到汉室兴盛,仰仗帝王的余光,萧何谨守自己的职责,根据民众痛恨秦朝苛法这一情况,顺应历史潮流,给他们除旧更新。

110、韩信、黥布等都已被诛灭,而萧何的功勋更显得灿烂。

111、他的地位为群臣之冠,声望延及后世,能够跟闳(hóng宏)夭、散宜生等人争辉比美了。

112、萧相国何者,沛丰人也。

113、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①。

114、高祖为布衣时,何数以吏事护高祖。

115、高祖为亭长,常左右之②。

116、高祖以吏繇咸阳③,吏皆送奉钱三,何独以五。

117、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④,常辨之⑤。

118、何乃给泗水卒史事,第一。

119、秦御史欲入言征何⑥,何固请⑦,得毋行。

120、①无害:无比,无人能胜。

121、②左右:帮助。

122、③繇:通“徭”,劳役。

123、这里指服劳役。

124、④监郡:监督、检查郡的工作。

125、⑤辨:辨别。

126、这里指办事有条理,对各种事项分辨得清楚。

127、⑥征:征召。

128、⑦请:这里是辞谢的意思。

129、及高祖起为沛公,何常为丞督事。

130、沛公至咸阳,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,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。

131、沛公为汉王,以何为丞相。

132、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。

133、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①,户口多少,强弱之处,民所疾苦者,以何具得秦图书也。

134、何进言韩信,汉王以信为大将军。

135、语在《淮阴侯》事中。

136、①厄塞:险要之地。

137、汉王引兵东定三秦,何以丞相留收巴蜀,填抚谕告①,使给军食。

138、汉二年,汉王与诸侯击楚,何守关中,侍太子,治栎阳。

139、为法令约束②,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,辄奏上,可,许以从事;即不及奏上,辄以便宜施行③,上来以闻。

140、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④,汉王数失军遁去,何常兴关中卒,辄补缺。

141、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⑤。

142、①填(zhèn,振)抚谕告:安抚民众,发布政令。

143、填,通“镇”安定。

144、谕告,发布政令,告知百姓。

145、②约束:规章,法度。

146、③便(biàn,变)宜:酌情处理。

147、④转“漕”:运送粮食。

148、古时车运为“转”,水运为“漕”。

149、⑤属(zhǔ,主):委托。

150、汉三年,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,上数使使劳苦丞相①。

151、鲍生谓丞相曰:“王暴衣露盖,数使使劳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

152、为君计,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②,上必益信君。

153、”於是何从其计,汉王大说③。

154、①劳苦:慰劳。

155、②胜兵:胜任军事,能够打仗。

156、③说:同“悦”。

157、汉五年,既杀项羽,定天下,论功行封。

158、群臣争功,岁余功不决。

159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,封为酂侯,所食邑多。

160、功臣皆曰:“臣等身被坚执锐①,多者百余战,少者数十合,攻城略地②,大小各有差。

161、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,徒持文墨议论,不战,顾反居臣等上,何也?”高帝曰:“诸君知猎乎?”曰:“知之。

162、”“知猎狗乎?”曰:“知之。

163、”高帝曰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

164、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,功狗也。

165、至如萧何,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

166、且诸君独以身随我,多者两三人。

167、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③,功不可忘也。

168、”君臣皆莫敢言。

169、①被:同“披”。

170、②略:夺取。

171、③宗:宗族。

172、列侯毕已受封,及奏位次,皆曰:“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,攻城略地,功最多,宜第一。

173、”上已桡功臣①,多封萧何,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,然心欲何第一。

174、关内侯鄂君进曰:“群臣议皆误。

175、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,此特一时之事。

176、夫上与楚相距五岁,常失军亡众,逃身遁者数矣。

177、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,非上所诏令召,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。

178、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,军无见粮②,萧何转漕关中,给食不乏。

179、陛下虽数亡山东③,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,此万世之功也。

180、今虽亡曹参等百数,何缺于汉?汉得之不必待以全。

181、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④!萧何第一,曹参次之。

182、”高祖曰:“善。

183、”於是乃令萧何[第一],赐带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⑤。

184、①桡:弯曲,这时指委屈。

185、②见(xiàn,县):同“现”。

186、③亡:失去。

187、④柰:通“奈”。

188、⑤趋:小步快走,表示恭敬。

189、上曰:“吾闻进贤受上赏。

190、萧何功虽高,得鄂君乃益明。

191、”於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。

192、是日,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,皆有食邑。

193、乃益封何二千户,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①。

194、①赢:这里指多。

195、汉十一年,陈豨反,高祖自将,至邯郸。

196、未罢,淮阴侯谋反关中,吕后用萧何计,诛淮阴侯,语在《淮阴》事中。

197、上已闻淮阴侯诛,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,益封五千户,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。

198、诸君皆贺,召平独吊。

199、召平者,故秦东陵侯。

200、秦破,为布衣,贫,种瓜於长安城东,瓜美,故世俗谓之“东陵瓜”,从召平以为名也。

201、召平谓相国曰:“祸自此始矣。

202、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,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,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,疑君心矣。

203、夫置卫卫君,非以宠君也。

204、愿君让封勿受①,悉以家私财佐军,则上心说。

205、”相国从其计,高帝乃大喜。

206、①让:辞让。

207、汉十二年秋,黥布反,上自将击之,数使使问相国何为。

208、相国为上在军,乃拊循勉力百姓①,悉以所有佐军,如陈豨时。

209、客有说相国曰:“君灭族不久矣。

210、夫君位为相国,功第一,可复加哉?然君初入关中,得百姓心,十余年矣,皆附君,常复孳孳得民和②。

211、上所为数问君者,畏君倾动关中。

212、今君胡不多买田地,贱贳贷以自污③?上心乃安。

213、”於是相国从其计,上乃大说。

214、①拊(fǔ,府)循勉力:安抚勉励。

215、②孳孳:勤勉,努力不懈的样子。

216、③贳(shì,世)贷:赊借。

217、上罢布军归,民道遮行上书①,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。

218、上至,相国谒。

219、上笑曰:“夫相国乃利民②!”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,曰:“君自谢民③。

220、”相国因为民请曰:“长安地狭,上林中多空地,弃,愿令民得入田,毋收稿为禽兽食④。

221、”上大怒曰:“相国多受贾人财物,乃为请吾苑!”乃下相国廷尉,械系之⑤。

222、数日,王卫尉侍,前问曰:“相国何大罪,陛下系之暴也?”上曰:“吾闻李斯相秦皇帝⑥,有善归主,有恶自与。

223、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⑦,以自媚於民,故系治之。

224、”王卫尉曰:“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,真宰相事,陛下柰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!且陛下距楚数岁,陈豨、黥布反,陛下自将而往,当是时,相国守关中,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。

225、相国不以此时为利,今乃利贾人之金乎?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,李斯之分过,又何足法哉。

226、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。

227、”高帝不怿⑧。

228、是日,使使持节赦出相国⑨。

229、相国年老,素恭谨,入,徒跣谢⑩。

230、高帝曰:“相国休矣!相国为民请苑,吾不许,我不过为桀纣主,而相国为贤相。

231、吾故系相国,欲令百姓闻吾过也。

232、”①遮:阻拦。

233、②相国乃利民:身为相国竟然如此“利民”。

234、这是高祖说的反语。

235、乃,竟然。

236、③谢:谢罪。

237、④稿:禾轩。

238、⑤械系:用镣铐等刑具拘禁。

239、⑥相:辅佐。

240、⑦贾竖:对商人的鄙称。

241、⑧怿:喜悦。

242、⑨节:使者所持的一种凭证。

243、⑩徒跣(xiǎn,显):赤脚步行,是一种请罪的表示。

244、何素不与曹参相能①,及何病,孝惠自临视相国病,因问曰:“君即百岁后,谁可代君者?”对曰:“知臣莫如主。

245、”孝惠曰:“曹参何如?”何顿首曰:“帝得之矣!臣死不恨矣②!”何置田宅必居穷处,为家不治垣屋③。

246、曰:“后世贤,师吾俭;不贤,毋为势家所夺。

247、”孝惠二年,相国何卒,谥为文终侯。

248、后嗣以罪失侯者四世,绝,天子辄复求何后,封续酂侯,功臣莫得比焉。

249、①能:和睦。

250、②恨:遗憾。

251、③垣屋:有矮墙的房舍。

252、太史公曰: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,录录未奇节。

253、及汉兴,依日月之末光①,何谨守管籥②,因民之疾(奉)[秦]法,顺流与之更始。

254、淮阴、黥布等皆以诛灭,而何之勋烂焉。

255、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③,与闳夭、散宜生等争烈矣④。

256、①日月:喻指帝王。

257、②管籥(yuè,月):钥匙,这里喻指职责。

258、③施(yì,义):延续。

259、④烈:光明,显赫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
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谢谢。

上一篇: iphonexs设置壁纸的具体操作步骤

下一篇: 朝鲜国土面积和人口有多少(朝鲜有多大)



推荐阅读